第55部分 (第3/5页)
技术优势在金属材料方面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
两名记者中间,一个很有国字号主持人脸型的人挤了过来,他身后不远处还有两个人扛着在当时应该是最先进的大块头摄像机。
中央媒体,应该是晚上七点播放的新闻联播吧。
听到记者的问话,李建能猜出来大概,几个月前李建跟林开合因为生化设备制造的事情有过沟通,耐压低温材料对整个世界的制造业来说都是难题,国内更是一片空白,李建就查阅了一些资料之后,对林开合适当的提点,之后林开合总算是整理出来了一些成果,在胜利机械厂范围内进行实验,直到现在,那几个关键部件还没有造出来,可是并不耽误林开合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影响。
国内跟国际上的学术界之间,交流最广泛的也就是华清,燕京大学跟科大等寥寥的几所大学,林开合取得什么成果,国内华清最先得到消息也合情合理。
尤其是林开合目前还是跟华清的材料系,机械系有合作的情况下。
“低温耐高压材料的制备,目前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并且得到了国际材料科学学会的认可,《natrue》《science》分别对两种材料进行了报道,他们从来不会同时对同一项研究进行报道,所以我就写了两份报告。针对目前取得的成绩,我想说一句话,感谢在我研究低温高压材料期间给我帮助的诸位老师同学,感谢给我提供研究方向的强华科技和华清大学,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关怀,但我最应该感谢的,是在我进行研究时,屡屡给我指出正确方向的一个人,他的无私跟大公让我时刻不能忘记,我是一名中国的研究员,他的渊博和广袤,让我一直告诫自己是多么无知,他的眼光和远瞻让我知道,我能看到的只是未来发展的一小部分,我相信,今后在他的指导之下,我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强华科技一定会在科技之山上越攀越高,跟我们合作的华清,在学术界,将永远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未完待续。。)
第一三二章 给钱不?
林开合起的调子很高,采访在记者满意的眼光之中热烈的进行着,他问了几次那个高瞻远瞩之人是谁,林开合都没有说,他记得李建的叮咛,而且,低温耐高压材料的专利注册,这次也用的是强华科技的名义而非李建个人。
学生们欢呼着,林开合口中的这个人应该即是华清之人,又是强华之人,而且林开合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曝光此人的身份,说不定就是那个学院的老教授,否则,这种光辉正面显示自己学术地位的时候怎么可能不曝光,搞学术研究的可能不为利益,但是他们很难不为名声所动。
如果名声来了还没有任何动作,只能是有顾忌,怕他们身兼华清跟强华两地的事儿被暴露出来,于是学生们一边欢呼,一边猜测那个人是哪位老教授。
看着那些自豪的如同自己获得了荣誉的学生,闫立强仿佛置身于欢乐海洋当中额一叶扁舟,别人不知道林开合说的那个人是谁,他可是太知道了,他去找李建的时候,有几次李建就当着他的面给林开合讲解超低温材料的制备过程。
转过脸去看了看李建,这个学生,自从上学的时候就与众不同,刚开始上体育课他不声不响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好像不合群的孩子一样,自己当时为了怕他心理有阴影,还经常去找他说话帮他开导,现在看来,自己就跟个傻子一样,一只翱翔九天的凤凰。能跟一群老母鸡在一起快乐的玩泥巴么。
李建被闫立强看的不好意思,“我对名声不感兴趣,我只喜欢利益。走吧,顾忌我给你预留的实验室如果再不去就快被人占了。”
这栋实验楼一共五层,大大小小六十个房间,一些大房间都已经被电子工程系的人占了当做实验室,而一些小房间则被锁了起来,留作备用,李建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