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4/5页)

了一个五楼的朝阳房留了下来。专门给闫立强准备,这里将是强华科技软件部的发源之地。

“嗯,不错。怎么有这么多桌子,哦,你还帮我找了好几个学生,忘了忘了。你在燕京不是还有一台电脑。先拿过来吧。”

闫立强的那台286没跟他们一起走火车,单独装了箱子跟着九十九军来燕京开会的汽车一起过来。

“你先坐,我去帮你找人。”

李建出门而去,小型设备跟不需要大型设备的实验室设在五楼,是因为没有电梯,搬运大型设备不方便,现在条件所限,不能安装电梯。将来新建强华实验大楼的时候,一定得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到了光通讯项目组。刚推开门,就看到整个项目组的同学都在,而且气氛似乎跟外面的热烈不大搭调,好像有些凝重。

导师姜思成站在最前方,手里拿着一根石英纤维,正在训话,

“搞研究的就要脚踏实地,你们光看到人家搞出来了成果很风光,有记者拿着照相机咔嚓咔嚓,还能上科学上自然,可是你们看到人家低头研究的时候了么,你们看到人家不眠不休的趴在实验台上看数据搞分析了么?没有无根之木,没有空中楼阁,所有的事情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完成的。”

姜思成举起手中的石英纤维,

“就算是我们系里的天才李建,你们觉得他一拍脑子就能提出来这种加稀土的光纤?这需要多少材料学方面的知识你们知道不知道?我们现在做的课题,如果投到科学,投到自然,你们觉得会不会发表,会不会引起世界轰动,要做就要做好,就要做全面,我们用了人家强华的实验器材,跟人家搞合作,就要对人家负责,不能这边把论文写出来了就扔到一边,你看看你们,都跑出去凑热闹,凑什么别人的热闹,等我们这边出了成果的时候,站在舞台中间不比站在舞台下面风光的多。”

“开工,光纤不能工业化生产规模化制造,他的作用只能体现在实验室里,我们争取把小规模生产实现,然后向大规模生产推进,这样才能实现强华跟我们合作时候提出来的产学研一体化,如果不是跟林开合彻夜长谈,我还真没去考虑应用对科研的反向促进,我们在象牙塔里的思想受禁锢了啊,不走出去不行,就好像那些国营大厂一样,拍拍脑袋就生产出来一种电机,转速电流电量都不考虑应用,结果送到应用厂家去,当地电压不稳,三两天就烧坏,后来人家就宁可花大价钱去买了日本牌子。”

李建本来想进去找李云聪,见这个情况,只好从门缝里退了出去,又去找了钟自强等人,跟他们说了要把电脑搬到五楼去用,昼夜供电,钟自强、王洋等人自然没有意见,最近这段时间,白天他们在实验室做实验,到教学楼学理论知识,晚上就排好了班,利用晚饭后到熄灯前的一段时间来用电脑。

他们用286可不是打游戏,什么lol、cf、wow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甚至连挖地雷跟俄罗斯方块这个时候都还没有。

他们用电脑的初衷,是想做模拟实验,可是等286到来之后,他们的兴趣变成了设计程序,然后快乐的看着那些程序一个个的实现。

“有没有兴趣加入软件项目组?”

“软件组,学校的么?我们还得做实验,没那么多时间啊。”

“强华的,就是跟那个林开合一起……”

“我去,林开合除了材料还懂软件?”

李建面对这样的对话无力的点了点头,

“林开合不一定懂,我说的是跟林开合一个机构的,强华实验室软件项目部的闫立强,放心他将来的水准不会比林开合低。”

“去,我去,还给钱不?”

钟自强舔着舌头,像极了饿了三天的狼。

“有成果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