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赢了 (第4/4页)

广宁一战,歼灭明军精锐六万人。

靠的就是骑兵不停的骚扰明军,使明军败兵始终不能集结阵战,不能阵战的步兵对骑兵来说就是刀板上的菜,任其宰割。

如果要冲阵,也是在平原地带,步兵没有地形优势的前提下可以尝试。

还得重骑兵为主,轻骑兵配合。

像眼前这样,长铍手们身后就是车阵,伤者能随时抬入阵中救治。

他们站位也是被大车分割,骑兵在抵近交战后,就没有了冲击优势。

所有的优势抛光了。

还有在马上动作不便的劣势。

还有大量后续骑兵在后而来,越发拥挤。

因为他们没考虑到,居然冲不破对面的长铍阵。

不光长铍阵冲不破,还有不少刀牌手下蹲砍马腿。

战线上战马的嘶鸣声接连不停。

这倒是贾芸下令。

刚刚他也是想起宋军的战术,立刻传达给了赵致仁等人,活学学问,效果极佳。

长铍阵不崩,两侧都有马车,限制死了骑兵的冲劲。

双方混战,步阵比骑兵杂乱的阵线要稳固和高效的多。

双方交战不到十分钟,第一线的骑兵战线明显薄弱了许多。

到这时,很多披甲虏骑的锐气已经消失。

甚至开始胆寒。

对面的长铍手们穿着百姓衣袍,年龄也不大,但始终站在第一线,他们的战线始终没有丝毫动摇。

不论是战死还是重伤,都有人将死者和伤者移开,然后自动有人上前补位。

没有人有丝毫迟疑。

双方交战,都是拿人命来换人命,以血换血。

但虏骑的战损比要远高于长铍手们。

贾芸的训练卓有成效!

长铍手们的体能,技艺,反应,意志,都远高于虏骑。

披轻甲的虏骑不过如此。

不披甲的长铍手们明显更强。

他们合练的时间久,彼此配合极为默契,每个伍,每个什,每个队,彼此都知道同袍战友的站位。

指挥的中下层的军官也能掌握好节奏,该前则前,该退则退。

架,收,挑,挡,刺,几个基础动作也是千锤百炼。

时间推移,长铍阵就像是高效收割人命的机器。

刀牌手,弓手们在配合。

骑兵战线越来越薄。

很多后来的虏骑已经看出来不对,他们拨马向两翼去,假装前方挡住,从两翼找缺口的样子。

明显是找不到。

到这时,所有人都看的出来,车阵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