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教学 (第1/2页)
转眼就到了星期日之约,陈之问就之前自己在嫦娥奔月图上使用的那十几种编织技法,专门做成了一个步骤简洁的小册子。
再得到了杜方知的同意,许悠然的认可后找了一家复印店,自费印了十几二十册。
三人早早的用完早餐,这才驱车赶到了箐竹,看了一下时间才八点半不到,可是菁竹之前专门成立的竹工艺教室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从四面八方赶来学习的竹匠。
甚至其中不乏有住得比较远的人,昨天下午就已经到了,暂住在附近的旅馆,就等着今天的到来。
郑安怡看了一下时间,几人约定九点半正式开始,已经到来的匠人们,可以在菁语四处活动自由参观。
许悠然还是第一次来菁语,苏叶原本早早的就已经在公司等着了,可却被苏先生安排着去做别的事儿了。
陈之问和郑安怡去办公室商议,如何现场讲述那些编法技巧的过程和程序。
杜方知带着许悠然先去了菁语的成品仓库,看着货架上面整整齐齐堆放的竹制品,有批量的也有单独的,就如同置身于竹工艺品的汪洋大海之中,其中有不少的小件作品,都是许悠然特别喜欢的类型。
上至雕花大床,下到杯盘碗碟,只要能够用竹子做出来的,在这里都能找到。
哪怕是在仓库里面堆着成千上万件作品,可却找不到一件蒙尘的,可见菁语的工作人员有多会打理。
这可比在门市和展览厅看得更加让人震撼,毕竟这些东西是刚刚做出来的新品,有的甚至连包装都还没有做,就等着按照批号慢慢的往门市上面上架。
看完了成品仓库,又去了材料仓库,杜方知仔细的介绍着每一种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只是简简单单的浏览了一遍,就发现了有三十几种竹子的身影。
两人又来到了工作间,采用的是砖瓦形式的一层建筑,一眼看过去,足有上千平方的样子。
被一道道竹帘给割成了无数个小间,每一个小间里面,都至少有一名匠人在工作。
只见他们各自做着自己手中的事儿互不干扰,篾丝翻动间,就如同那起起落落的潮水一样壮观。
许悠然看过宁桥举办的千人赛场,还是第一次看到匠人们工作的环境,只觉得比赛场上面看到的还要震撼人心。
整个操作间,全部都是采用的最原始的手工操作,那货架上面的一个个成品,半成品就是来自于这些匠人良工们满是老茧的双手之中。
其中也看到了好几个女匠人,有了郑安怡珠玉在前,许悠然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惊讶了,正要走进看看她们手中的作品时,耳边就响起了杜方知的声音:“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教室那边。”
两人这才离开了大操作间,往菁语专门准备的教学间走去。
郑安和带着一名十八九岁的小女孩坐在了教室门口,每一个进入教室的竹匠,都得先进行登记填表。
看到许悠然和杜方知,正准备让他们进去时,杜方知却拿起了桌上的笔,在表格上面填上了自己和许悠然的名字。
这间教室,原本就是菁语专门拿来培训学徒所用,几乎占用了整整一层楼的面积,大约有五六百平米,又因为是在二楼的位置,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却没有桌椅之类的东西,但后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大堆小凳子,每一个进来的竹匠,自发的去搬一个小凳子,围着教室中间那一个高出二十几厘米的小讲台而应下,自然而然地把座位给摆成了一个扇形的形状。
陈之问和郑安怡,此刻已经准备好了材料,站在了小台上面,跟大家互动着说话。
杜方知搬来了两个凳子,和许悠然悄无声息地坐在了那些竹匠的后面。
随着开讲的时间越来越近,教室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