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教学 (第2/2页)
面的竹匠也越来越多,许悠然粗略的估计了一下,直到现在为止应该有不下三百人了,听说其中还有不少是宁桥过来的,可见这一门失传的技艺有多吸引人。
到了九点半的时候,郑安怡站直了身躯清了清喉咙开口说道:“各位竹匠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菁语的郑安怡,站在我旁边的这一位,是我们菁语最年轻的竹匠良工陈之问。
也就是接下来主要负责,和大家一起讨论正反交插编织技巧的主讲人。
我也实话告诉你们,这一门失传的技艺并不属于我们菁语,而是来自于陈良工的师传。
能够把师门的独传绝技拿出来进行传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希望所有远道而来的匠人良工们,接下来应该全副心思的投入咱们的技巧讨论之中。”
郑安怡话一说完,教室里面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陈之问有些腼腆地开口说道:“我也不会教人,这样吧!我先拿出材料,给你们大家演示一遍,然后再带着大家做一遍可好?”
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口号,也没有长篇大论,一上来就直接进入主题,让那些还没有准备好的匠人们,瞬间坐直了身躯,聚精会神的望着他的双手。
陈之问已经开始向大家介绍手中的材料了,篾丝的厚薄控制,颜色控制,长短控制,一步一步缓缓的进入了主题。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看着他的操作,明明和大家平时编制的一些手法相差无几,可渐渐的,他手中的图案却出现了变化。
当正面出现了正方形回纹时,陈之问把反面也展示给大家看,同样是回纹,可另一面却是菱形的。
编织一个回纹的时间,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五分钟,可正反面出现的效果,却让人叹为观止。
有不少的匠人表示,根本就没有看清楚他的动作,也有不少的匠人表示,想要拿点材料跟着一起动手。
郑安怡让工作人员给每一位过来的匠人都送上了材料,就连许悠然也有份。
陈之问这才开始了第二轮的重复讲述,因为要带着大家一起动手的原因,这一次他的速度特别的缓慢,每一个步骤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众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