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5页)
水不可轻易泄露身份,但他不知他进入武昌的消息早已撒播开来,在襄阳城门即被守门兵士认出,报给了襄阳太守知晓。
三千桐被扣在城门,进不得出不得,无可奈何,洛出水不禁直笑,而且还添油加醋揶揄道,“人怕盛名猪怕壮,以后须改口叫你三千猪,哈哈哈。”
三千桐冷不防也被逗笑,守门兵士却不敢造次,硬生生把笑声憋住了。
等了片刻,只见襄阳太守杜略快步迎来,走到三千桐跟前便伸手来挽,满面笑容,哈哈笑道,“盼到了盼到了,杜某终于是把琴绝盼来襄阳了,可喜,可喜啊!”
三千桐被杜略挽着无法施礼,只得跟着杜略往前走去。
杜略似乎不想让三千桐当众开口,而欲把“第一声”据为已有,滔滔不绝,把拟定的计划一字不漏地念出来,三千桐连嘴也插不上。
洛出水乖巧得很反常,并行在三千桐右手边,不吐一字。此时的三千桐突然很想念那个嘻嘻哈哈说话脱线的假小子,以前却总是担心她会突然口吐惊人之语。
杜略将三千桐接入府中稍作休整,即开拔去游览万山沉碑潭。当年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好名,刻古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并道,“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杜略述说往事,颇见感慨,又道,“后中唐诗人鲍溶作《襄阳怀古》,诗曰: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本府同姓为杜,今日欲效仿前人却又不欲刻古,想请玉琴公子谱写《沉碑》《陵谷》二曲,杜某则将琴谱刻于碑上,一者沉,一者立,玉琴公子意下如何?”
三千桐心知杜略好名,盛情难却,便道,“襄城自古以来便是文化兵事蕴藏极深之地,有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当今之世,亦传闻梦幽前辈隐身此地鹿门山中,草民深以为爱,不禁心向往之,能为襄城两处名胜谱曲,幸甚。”
杜略闻言大喜,连忙退下,独留三千桐和洛出水面潭水而立。三千桐进入襄阳后对洛出水的乖巧一直好奇,便道,“花妖,你进入襄阳后便安静得不寻常,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洛出水静道,“被襄阳美景摄住心神,不敢高声语。”
三千桐笑道,“后一句接上乃是恐惊天上人…噢,我知道了,是不是因为梦幽前辈之故?”
洛出水不置可否,转移道,“不如潜心,能出名曲。”
三千桐闻言一奇,扭头望潭不语。
出万山,一行人又向岘山行进。
(本章完)
正文 第⑩①章 沉碑陵谷,鹿門夢幽
提及梦幽,杜略憾道,“梦幽乃天下梦人,居于襄阳而不得一见,杜某深以为憾。玉琴公子琴声妙丽,梦幽若真隐在鹿门山中,或可一引相见,杜某是无此荣幸了。”
游览岘山回来,三千桐谱出《沉碑》《陵谷》二曲赠与杜略,因不欲再次引起围堵麻烦,三千桐辞别杜略后即换了一身僧衣,项上挂了一大串佛珠,又将束发披散在背,只在发尾近处系上一带,背上更云梳,牵马与洛出水进入鹿门山。
洛出水乍见三千桐僧衣披发之态,心房如鼓敲动,眼眶一热,莫名情愫却不知缘何而起,三千桐倒没多想,见洛出水怪异之态,只笑道,“出了襄阳我会再将头发束起,你现在取笑还来得及。”
洛出水却撇开头道,“我又不是没有教养之辈,岂会随意取笑他人?我只是不明白你哪来的僧衣佛珠?哦——”洛出水恍然似的长哦一声,即信誓旦旦道,“我知道了,一定是那个老和尚给你的!哎呀,这可奇了,难道那老和尚趁我离开的时候偷偷劝你出家为僧呀?”
洛出水前言强调不会随意取笑,后言即是戏言,三千桐为此不禁朗然笑道,“寺里没有他物,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