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一堂免费经济课 (第4/4页)

一阵沉寂之后,孟获同学首先举手发言,道:“那么,以你小子如此说来,只要付出劳动,就会产生价值?”

“很好,”沈腾给孟获同学点了一个大大的赞,道:“蛮王理解得对。可以这样理解。但要真的去细究的话,却也不尽然。比如,那粮食,我们几人一人背一袋子,走到成都去售卖,卖出去的钱,还抵不上我们一路上的开销。这就涉及到商业的本质问题了,商业的本质,是在流通中创造价值,如果不能创造出来价值,这个劳动,就是无用功。”

沈腾讲到这里的时候,自己在心里不断地划十字了,“求你们了,各位大佬,别再往下问了,否则……我也不知道哇——”

还好,这三位同学真的如愿没有往下问了,但马忠同学却举手说了一句非常有见地的话来:“如此说来,只要能让更多的人劳动,就会产出更多的财富来了?”

沈腾对马忠同学的这种善于思考举一反三自己能总结出经验的行为大加赞赏,不由得给马忠鼓掌,开心地道:“对!这位同学,不,马都督说的对!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更多的老百姓去劳动,创造财富!”

李遗却道:“哪里来的那么多劳动机会呢?”

不得不说,人的屁股决定脑袋。

马忠作为庲降都督,首先考虑的是宏观上的。而李氏作为一个商贾世家,考虑的问题则要微观很多,也实际很多,接地气儿。

沈腾有点兴奋了,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尖子啊,考虑问题也是一点就透。

于是,他便说道:“工业,必须有工业,无工不富!”

孟获道:“工业?不就是手工业嘛,咱们南中的山民,编制的东西不要太精美,但没有见几个富裕起来的。”

沈腾笑道:“蛮王说的是另外一回事。我这里的工业,与传统认知里的手工业是不同的。比如,你一家人编制,这就是手工业。如果我让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在一起,共同来进行编制,并且把所有人都进行分工,合作,各干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工序,这——就是工业,效率要高很多,效益嘛,自然不用说了,也会高得多。”

孟获还是将信将疑。

马忠和李遗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真要说他们就完全懂了沈腾的意思,倒也不尽然。

彼此之间的时代差有2000年呢。

比如,李遗现在就在想:“若真要说把一千个人集中在一起搞编织,东西卖给谁去?市场在哪里?南中人,很多世代居住山林之中,每天吃饱肚子就是最大的企盼,最大的幸福,你让他们都去做编织,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水喝?”

马忠的想法则是:“那么多人集中在一起,对于管理来说,自然会有压力,但有机会的话,不妨试一试喽,反正,试一试又不要钱……”

唯有蛮王孟获像看亲儿子一样看着沈腾,想到:“好小子,是不是去看过我银坑洞?那里不就是这小子说的那样么?”

沈腾才不管别人怎么想,他的想法是:“以后,谁要再让我讲经济,我入他大野!”

:()星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