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死鬼,吓了老子一大跳 (第4/5页)
,而是转道宫中,交给太后?要不,就是祈求饶恕魏氏满门……
信的第一句话就将刘禅震了个外焦里嫩:“陛下,臣魏延泣血顿首——臣没有叛国,亦不敢叛国!”
“哪个叛国者不说自己是迫不得已?甚至还有那曲线救国的,莫非就不是国贼了……”刘禅心道。
假如魏延真的造反了,则他将是蜀汉历史上最大的叛国者,与杜路刘宁黄权他们相比,魏延的地位无疑要高得太多太多。
三国之间,互相背叛者,朝秦暮楚者,绝不鲜见,关云长还有那“土屯三约”“降汉不降曹”呢。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若非非常特殊的情况出现,身居高位者,本就是顶级的利益获得者,谁会吃饱了没事儿干跑对手那里去讨生活?
而十多年前的那场夷陵之战中,蜀汉帝国却一口气出现了好几位,将军杜路、刘宁等人投靠了吴国,镇北将军黄权则投靠了魏国。
一想到黄权,刘禅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因为黄权背后站着的是蜀中第一盐商豪族黄氏,当初先帝不仅没有对黄氏家族做出任何处罚,相反,却一直优待黄氏族人,给予黄权的镇北将军待遇,迄今还按月足额发付。这也让民间多了许多的谣言,甚至有“蜀汉刘不如阆中黄”的说法流传。
这就是外来政权的悲哀——有时候,皇帝,也不得不向本地土着豪门低头。
刘禅继续往下看,却越看越是心惊……
他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吴太后,疑惑地眼神再也掩饰不住了。
吴太后点点头,道:“陛下,丞相此举,必有深意。但南郑侯,确实是被冤枉了。”
吴太后转头对一直跪坐在身侧的大长秋道:“你先出去吧,我和陛下说说话。”
大长秋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殿外,还将殿门悄悄地关上了。
阆中。
汉中郡向南第一站,便是巴西郡。嘉陵江自北向南穿行而过,过巴西郡,下面便是巴郡,即后世鼎鼎大名的重庆。
说到巴西郡,可能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不起眼儿的地方,但若说到阆中,则大家的印象就很深刻了。当初,张飞的阆中营,就在巴西郡的阆中。
张飞去世后,阆中营无疾而终。
这一天,傍晚时分,一队千余人的军队自北向南狂飙急进,士卒皆是一人双马,却无任何旗帜番号,只看军装,红衣黑裳,却是蜀汉的军人。
队伍前方几里处,有一小队骑兵负责驱离道路上的行人,所以,整个队伍的速度一直保持得很好。
马队过处,尘烟滚滚而起,遮天蔽日,像刮过沙尘暴也似,形成一堵烟尘幕墙。
而这一路人马却丝毫不在意一般,狂飙而过,留下路人惶恐失措,急急躲避,无不躲得远远的,甚至有人心惊胆战地寻思着:“军队南奔。莫不是汉中失守了也?”
身边人眼光还算是好的,驳斥道:“这像是败军的模样么?都一人双马,整整齐齐的,哪里有一点败军的影子?”
“哦,是了!莫不是南中又起蛮乱了不成?”
……
队伍中靠前的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却赫然正是已经死了的征西大将军南郑侯爷魏延魏文长。
他的身边一匹烈马之上,坐的却正是年纪轻轻的沈腾。
此时的沈腾,已经换上了蜀汉军人衣衫。
队伍里的所有军卒,都已经有些衣冠不整,让这支队伍显得不伦不类,每个人都手握缰绳,娴熟地控制着坐骑,打马狂奔,除了轰隆隆的马蹄踏地的声音,再无其他杂音。
沈腾坐在颠簸的马背上,感觉自己浑身都近乎散架了。特别是两腿之间,仅仅一天的时间,自己的胯下,估计已经被磨出了无数血泡。不知道那玩意儿,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