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收缴兵器为防止六国旧部叛乱 (第3/5页)

那一刻,老武士觉得自己的心也随之破碎成了千万片。他默默地看着宝剑被秦军士兵粗暴地夺走,泪水模糊了双眼……

在楚国那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郢都之中,相似的一幕正在悄然上演。

只见熙熙攘攘的街道旁,一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猎户正满脸愁苦之色地苦苦哀求着面前那位神色冷峻、不苟言笑的官员:“大人呐,您行行好,这真的就只是一把我平日里用来上山打猎的普通弓箭而已呀,它可绝对算不上什么兵器啊!”他一边说着,一边紧紧地攥住手中那张制作精良的弓,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宝物一般。

然而,面对猎户声泪俱下的哀求,那名官员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只见他面无表情地伸出一只手,冷冷地说道:“陛下已然下令,但凡兵器一律都要收缴上来,不得有误!你莫要再多费口舌了!”说罢,便不由分说地用力一扯,硬生生地将猎户手中的弓箭夺了过去。

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韩国、魏国、燕国以及齐国这四个国家的领土之上,一场规模宏大且震撼人心的收缴兵器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街头巷尾之间,士兵们挨家挨户地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匿兵器的角落。百姓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家中祖传的宝剑或是平日防身用的匕首被无情收走,心中虽充满了不满与愤懑,但面对那强大无比的秦帝国军队,他们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默默地选择顺从。

收缴上来的各种兵器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它们堆积在一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高耸入云。这些兵器中有寒光闪闪的长枪、锋利无比的大刀、沉重坚实的战斧等等,每一件都曾经见证过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一辆辆满载着兵器的马车在道路上疾驰而过,扬起阵阵尘土。源源不断的兵器就这样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最终统一朝着西方的咸阳城运送而去。一路上,负责押送的秦军士兵们神情肃穆,严阵以待,确保这批重要物资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

咸阳宫那巍峨壮观的宫殿内,阳光透过巨大的窗棂洒落在地面上,映照出一片金黄。而在这金碧辉煌的殿堂之中,秦始皇正神情严肃地亲自监督着一批批兵器的处理工作。

他身着华丽的黑色龙袍,头戴沉重的冕旒,身姿挺拔如松,不怒自威。周围的侍从们皆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见那些堆积如山的兵器,闪烁着寒光,仿佛诉说着曾经经历过的无数场激烈战斗。秦始皇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圈后,高声下令道:“将这些兵器全部熔铸!铸造十二个巨大无比的金人,放置于宫中各处,要让它们成为我大秦帝国无上威严的象征,震慑天下万民!”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工匠们立刻忙碌起来。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火炉和工具,将一件件锋利的兵器投入熊熊燃烧的熔炉之中。火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宫殿,也照亮了秦始皇那张充满霸气与决心的脸庞。

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他们不知疲倦地劳作,只为完成那艰巨的任务。炉火熊熊燃烧,宛如一条条火龙腾空而起,炽热的火焰将半边天空都映照得红彤彤的,仿佛一片燃烧的晚霞。

在铸造现场,热浪滚滚袭来,让人感到窒息般的炙热。一位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工匠,站在熔炉旁,凝视着那些即将被投入其中的兵器。他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惋惜和无奈,不禁长叹一声:“唉!这些可都是精心打造出来的精良兵器啊,每一件都倾注了我们无数的心血与汗水。然而,如今它们却要被熔化成毫无用处的金人,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听到老师傅的叹息,一旁的年轻工匠连忙安慰道:“师傅,您别太难过了。这可是陛下亲自下达的旨意,我们身为臣子,又怎能违抗呢?即便心中有万般不舍,也只能遵命行事啊。”说罢,他轻轻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