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君征漠北后庭安 (第3/4页)

仍残留着一丝凉意,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肃杀之气。

他们紧握手中的兵器,铠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将士们屏住呼吸,倾听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任何风吹草动。

马蹄声,偶尔响起的鸟鸣,都被他们仔细辨别,不敢放过一丝可疑之处。

每一个人的神经都紧绷着,仿佛一根即将断裂的弦。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一名斥候飞奔而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急报。

“陛下,幽州急报!”他的声音略带颤抖,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显然是马不停蹄地赶来。

朱元璋眉头紧锁,一把夺过战报,展开细看。

纸上墨迹未干,字里行间透露出幽州城岌岌可危的现状。

敌军攻势如潮,城墙已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惨重。

朱元璋的脸色愈发阴沉,手中的战报仿佛有千斤重。

他将战报递给一旁的徐达,徐达接过战报,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两人快速浏览着战报上的内容,周围的将士们也感受到了这紧张的气氛,纷纷交头接耳,担忧之情在人群中蔓延。

紧接着,又有一份又一份的战报被送来,每一份都如同雪片般,不断加剧着众人心中的担忧。

战报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指向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幽州城正在沦陷,形势已十分危急。

空气变得凝重起来,仿佛被厚重的铅块压住一般,将士们脸上的肃穆之色愈发浓烈,每个人的心中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原本的必胜信念,在这一刻似乎也被残酷的现实撕裂开了一道口子。

朱元璋紧紧攥着手中的战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将士们,声音低沉而有力:“将士们,幽州危急,此战,关乎大明社稷,关乎尔等生死!朕与尔等同在,定要击退鞑靼,还我大明河山!”

将士们闻言,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他们再次齐声高呼:“吾皇万岁!誓死追随陛下!”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仿佛要将笼罩在他们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然而,朱元璋的眉头并未舒展开来。

他望着幽州的方向,心中却隐隐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心中清楚,此时的幽州,很有可能早已被鞑靼铁骑攻破,而他们,或许正踏入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

就在这时,汤和突然开口道:“陛下,末将……”他欲言又止,脸色有些犹豫。

河东渡口,肃杀之气弥漫。

朱元璋的宣告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将士们紧握手中兵器,指节泛白,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风吹过,带来一丝河水的腥味,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压得众人喘不过气。

寂静,可怕的寂静。

除了偶尔响起的马匹喷鼻声,周围一片死寂,仿佛连鸟鸣都销声匿迹。

这种寂静,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心悸,仿佛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将士们互相交换着担忧的眼神,却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唯恐惊扰了潜伏在暗处的敌人。

他们绷紧全身肌肉,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袭击。

朱元璋翻身下马,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他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仿佛能洞穿这浓重的雾气,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危险。

幽州危急,这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得失,更关系到大明江山的安危。

他必须尽快制定应对之策,才能扭转乾坤。

“陛下,”汤和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末将以为,我军不宜贸然进军。如今幽州情况不明,周围恐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