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5页)
霍长乐应了声,却有些纳闷,总觉得这句话有些怪怪的,正想回答,却看见谢琰已经离开。
阳光中,少年的背影美之极致,渐渐定格成永恒。
霍长乐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道:下一次见面,是一年后。在那么酷厉的军营中生存一年,说不定,那个东晋名将谢琰的蜕变,便要在这里开始。
此刻的她,还以为下次见面便在不久之后。没想到,下一次再见到谢琰,他的变化已经让她险些认不出来。
三天后,谢琰出发,离开建康。与此同时,宫中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霍瑜被复职了。皇上听闻霍府被意外烧毁一事,更是御赐给了霍瑜新的宅邸。这对于一个侍郎来说,已是非常圣恩眷顾。
在新年来临之前,霍瑜与霍长乐终于搬入了新的霍府。尽管有很多地方都还未装潢好,但是因为这一遭劫后余生,又能复职,霍瑜和霍长乐都十分高兴。而这一次的劫难过后,霍长乐与谢若璋的关系反而更近了几分。这不是指他们的联系很频密,而是指提到对方时一种福至心灵的感觉。
除夕夜。
在古代的除夕夜,便已经出现了守岁的习俗。在守岁的那一夜,全家人需要围着火炉坐,一夜不眠,喝酒谈天,迎接新年的晨曦。而家中若有小孩子,便会更加热闹,皆因小孩子会在一旁游戏玩耍,欢声笑语一直持续到半夜,方会因疲累而止歇。
而今年的守岁,李旃与谢若璋亦加入了。
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喝着酸酸甜甜的梅子酒,霍长乐觉得有一种温暖从脚底一直暖上头,就连前些日子冷了不少的心,似乎也被捂热了不少。
霍瑜与谢若璋不知道在远处说着什么,自从霍瑜重新当上侍郎之后,又获得圣恩眷顾,霍府门前的客人继续多了起来。只是霍瑜这回已经不像以往那样,不喜抱团互暖,总是称病不见。一场跌宕浮沉的劫难,让他逐渐学会了圆滑。眼下,只要不是有什么敏感的关系的人,他一般都会客套几句。
对此,霍长乐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心道:他的性格变圆滑了又如何?她只需要知道,他依然是那个竭尽全力待她好的大哥,便够了。
李旃坐在她身边,调侃道:“长乐啊,阿瑜这次复职,你也总算是放下了心头大石了罢。”
霍长乐但笑不语,默认了。
李旃低声感叹道:“之前桓温被刺杀一事,震动全国。阿瑜背后最大的靠山没有了,我远在襄城,不知建康形势如何,还非常担心你们。眼下,阿瑜复职了,关系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前途,还有你的未来呀。”
霍长乐挑挑眉,等待他的下文。
李旃扬起了一个欠扁的笑容,道:“可不就是你的终身大事么,阿瑜虽然不说,可我知道他是很着急的,生怕自己会拖累你。眼下就不用着急了,可以慢慢挑,哦呵呵。”
霍长乐就这样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李旃本来笑得很欢,忽然就噤声了,如同被先生看了一眼的孩童。
霍长乐觉得有点好笑,声音平平道:“怎么不笑了,阿旃?”
李旃干笑道:“长乐娘子,有没有人说过你的眼神很有杀气。”顿了顿,他忽然又贼笑道:“我继续方才的话。我近来忽然发现即使没有了原本那棵大树,依然有另一棵大树愿意让你们靠啊。”
霍长乐一愣,李旃扬了扬下巴,霍长乐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名身材颀长的男子俊美的侧脸,带笑的嘴角,以及眼角下一颗妩媚传情的泪痣。
李旃继续道:“我看啊,谢若璋这棵大树是很乐意让你靠的,娘子爱怎么靠就怎么靠。”
霍长乐不语。
ECHO 处于关闭状态。
☆、36同惜少年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