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拙的图画,它为“复活”这一主题焕发了新的光彩。这幅画的内容描述了英国一个乡村里的人们从自己的坟墓中走出,穿着睡衣,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就好像他们只不过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一样。这幅画做了与基督教同样的事情:它将死亡当成是一种没有威胁性的间隔状态,而不再让死亡变成是一种引人恐慌的事情。只要你曾经说出过自己的期待,你就能够期待着自己有机会在天堂里醒来。
但毫无疑问的是,假如在基督教中是如此强调“再度觉醒”的话,那在一定程度上它的职责就是消除掉其他的可能选项。也就是说,当你睡去之后,你就将不能够再次醒来了。在这后面的一种观点之中,与其说死亡就像是睡去,而你也将会从中再次醒来,不如说睡去意味着死亡。从此之后,你将无法再次醒来。有趣的是,在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中,他曾经将睡去比喻为是“死神的心腹”。乍看上去,莎士比亚是以一种非常保守的隐喻性方式将睡去与死亡相比较,但仔细思量的话,莎士比亚所说的睡去就不仅仅像是死亡,而是“死神的心腹”—这就意味着:睡去是死亡的克隆版本;或者以最好的方式来看待它的话,也只不过是将它视为一个黑暗的使者,而你对其将会充满着战战兢兢的敬重。他暗示说,睡去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因为,与死亡之后醒来然后再进入死亡的生活相比,更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你再也不会醒来了。在莎士比亚写作这首十四行诗的16世纪90年代晚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大约是30岁,而且当时婴儿的死亡率也比今天要高出很多。
因此不必大惊小怪,即便身处21世纪,当你醒来之后,在偶尔碰到这个让你不安的被称之为“睡去”的陌生人时,你或许依然会觉得不可思议,并有稍许的安慰甚至是感激的心情。而且,假如说基督教得益于对于睡去所蕴含的恐惧的话,那么基督教思考的是:为什么醒来的时间如此令人感到快乐?*教也是如此思考,但其实对此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虽然醒来由人的生理节奏来决定,但从心理学上来讲,醒来还受某些事物或者某些人的影响。我们熟睡并且没有意识的这个事实意味着:醒来与我们对自己失去控制的、令人感到厌恶的感觉有关。醒来是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而不是我们使它产生。因此,这样一个被拯救之后重新回到有意识状态的时刻,很容易就会被归功于神力的介入。就好像是有一位天使站在你的身后,把你从冥府里使劲儿拉上来一般。
当然,“冥府”的内涵更多是来自异教徒,而不是基督教本身所蕴藏的含义。但是事实上,基督教也并不反对从异教徒的仪式所蕴藏的感情型力量中获得好处—虽然基督教会声称与此毫无瓜葛。毕竟,假如你希望能够创立一种新的宗教的话,你肯定希望这种宗教本身能够拥有尽可能多的象征性含义,而且他们还应该宣称,这些内涵全是源于它自身的。而从创始阶段开始,基督教就是神秘力量的一个避风港,它将耶稣的复活和这个世界醒来进入春天联系在了一起。例如,我们早就知道,复活节就吸收了一个现在仍存在的“异教徒”们的节日,它以“春之仪式”或者“地球之歌”来庆祝白天时间的变长。并不是说宗教捡起了巫术所遗漏的东西,以其信仰的光芒改变了迷信的黑暗统治—宗教的故事常常是这样讲述的,事实上,是宗教和巫术合为一体,它吸收或者说包容了巫术的元素,并从中获得有关“苏醒”的力量。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混合物—世界开始咆哮着不眠不休、冰块解冻、植物开始萌芽,而整个宇宙的节奏也与这世界重新进入光明那最为庄严的一幕交融在了一起。而从我们个人微不足道的层面上来说,在我们的枕头之上,以每日为单位,仅仅是通过醒来,我们就重演了一年才发生一次的这超自然的一幕。
与苏格拉底吃早餐 第一章(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