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陈抟爱才收郑印 少王闯营救怀亮 (第3/7页)
甩掉了。娃娃,去,给我捡回来穿上。”郑印什么也没说,把草鞋捡起,回来给老道穿上。
他刚一直腰,老道直叫:“哎哟哟。”
郑印问:“仙长怎么了?”
老人说:“我身上发痒,大概是虱子、跳蚤在打架,快给我挠挠。”说完,老人转过去。郑印把手伸进老人的衣服里,给挠痒痒。
老人说:“使劲往下挠。哎,这才是好孙子!比我的小黑驴儿强多了。行了!”
老道暗暗点头,此子可教也。只要他肯用功,我叫他七寸的少白蛇也能成龙。就是有野性,得扳扳他的脾气,不然不能用功。想到这,老道抓住黑驴儿身上缰绳,说:“郑印,我走了!”
“哎……仙长你别走呀?”
“有什么事?”
“嘿嘿……仙长你教我两招呀!”
“我会什么?我乃草木之人,土埋半截,还得求别人提鞋挠痒,不中用。”
“仙长有能耐,小毛驴都比我强。我是不行,教我两手吧。”
“学什么?”
“刚才我没拉动,你那劲儿怎么使?还有你教小毛驴儿的功夫教教我,行不?”
“行是行,咱俩一不沾亲,二不带故,教你啥呀?”
郑印说:“反正叫我认干爹、干爷爷,我不干。”
“谁让你认干亲了?叫师爷!”
“哎!行!哎哎不行。我听说当师爷比师父能为还得大,你会什么?这么办,咱俩比试比试,你要能打过我,我认师爷;打不过咱俩认我娘为师。”
老人听这话乐了,这孩子说话浑,浑就浑点吧!将就材料,谁让我和他有缘呢!“郑印咱俩怎么打?”
“你把我摔倒了,就认师爷。”
“好。”
郑印和他父母学了三年童子功,一般的孩子,十个八个不是他对手,自己也不知道本事有多大。冲着老道左手一晃,右拳奔前心打去,这招叫“黑虎掏心”。老人纹丝没动,没看见抬手,把郑印手脖子抓住,往怀里一带,往外轻轻一扔,把郑印扔出一丈多远。老人飘身跟过去,郑印刚站起来,老人照后背推了一掌,郑印刚爬起来又摔倒了。郑印“扑通”跪下:“师父在上,徒儿给师父磕头。”
“不能叫师父,你的岁数,得叫师爷。”
“师爷!”
“起来吧!你愿意跟我学徒!”
“愿意。”
“能舍得离开你娘?”
“只要学到武艺,给我爹争光露脸,怎么都行!”
“不许想家。”
“我不想。”
“好孩子,你悄悄回屋收拾一下衣服,谁也别告诉,马上出来,我领你走。”
老道又留了一封书信,放在屋里。上边写明带走郑印,上山学艺,叫陶三春别惦念,艺业学成就回家,没落地点。
就这样,老道上了毛驴领着郑印出了汴梁城,来到陕西华阴县,西岳华山希夷洞。这个老道是谁呀?这可是大宋朝名扬四海、妇孺皆知、威震华夏、德高望重的老隐士,姓陈名抟,字图南,号扶摇子,道号希夷,自称睡仙,世人管他叫希夷老祖。
陈抟是亳县真源人,跟三国年间的魏武帝曹操和神医华佗是同乡。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幼时好学,聪明绝顶,又有贤妻娇子。怎奈陈抟看破红尘,视金钱如粪土,拿功名如过眼云烟,崇拜老子,一心入山,修道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他抛家舍业,到武当山出家,在九石岩,服气辟谷二十年,得道之后,云游天下,拜师访友,历尽沧桑。陈抟的文韬武略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后又移居华山希夷洞,常闭门数月不起,故称“睡仙”。后人传说陈抟一觉睡八百年。亳县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