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页)

种艺术的创作手法无非是写实与写意,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自然也不会例外。关键问题是什么时候写实,什么时候写意,如何写实,如何写意。

其实,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看作者要在电影中表达什么,这是一个总的方向。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美术的创作自然就有章可循了。所以,这里还是一个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局部不能脱离整体,而且要为整体服务,整体更应该总领着局部,并且要对局部提出限制。

现在,我们用两个片子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看出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第一部是写意风格的法国电影《红气球》。显然,在这部影片中,红气球本身就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从而确立了影片的风格是写意性的。在这部影片中,由于要突出红气球的红,所以在其它地方都尽量避免采用与红色相近或有影响的色彩,例如橙色。这些色彩会削弱观众对红色的印象。导演这样设计的确起到预想中的效果,看过影片的人都会对那飘荡在现实空间的一点红记忆颇深,进而也就自然而然地由红色理想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意念。

与之相反,另一部由阿巴斯编剧的影片《白气球》则是写实性作品。片中没有任何绚丽刺眼的色彩,以防这些色彩对故事本身起了喧宾夺主。这样,影片基本体显了生活的原态,用这种原态来启迪观众,正是电影的纪录风格。

色彩只是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并不能完全阐释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电影是一组流动的画面,在每一个画面中都可以看到美术的功能,包括营造各种各样的气氛,从布景到演员的服饰等等。此时就该说到对每一段落,美术的把握是怎样的。

电影是由多个段落单元组成,具体到这些,美术的处理又是不尽相同的。在一部电影中,可能写实与写意会分别或同时出现。这时就如艺术的精雕细琢一样,美术创作也需要具化,如表现人物心情时的环境布光,这就是具有写意风格的,但人物即主体所在的环境致景又往往是现实风格的。在《沉默的羔羊》中,女主人公与罪犯的三次接触,地点都在监狱中,但美术所营造的气氛便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美术在电影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术的创作以及它所要体现的作用是为电影本身所服务的。过分强调与过分忽视都是不应该的,电影的美在于电影本身,美术构图是实现这种美的手段之一。

最后,用安格尔的话作为结束语,“它不过象个宫廷小姐,仅仅对艺术的真正完美起些促进作用,所以它往往显得格外迷人一些。”这段话说的是色彩与绘画的关系,但放在美术与电影的关系上,道理亦然。

韩兮

2000年写于北电 。。

影视与打嗝

打嗝是一种生理现象,大概每一个人都有这份体验,那是非常无可奈何的事情。打嗝的原因有许多,吃饱了,喝风了,种种不一吧,胸膜间存着一股气,郁在那里,很难受。据说,若当事人突然被惊吓或转移注意力,就能够避免打嗝所带来的尴尬。但我从来没有指望过有谁给我带来惊吓或转移我的注意力,于是,这个嗝我就一直打了下去。

我看国产影视剧,除了少有的几部以外,总要无可奈何地打起嗝来,和看完中国足球队的比赛后具有同样的效果,止又止不住,偏偏又没有人可以给我带来一份惊喜,只得让这种现象慢慢延续下去,直到忘了影视是什么东西时为止。作影视,虽然是件很时髦的事情,但我还是个门外汉,也不知什么叫创意,什么叫策划。但看影视剧毕竟是一种娱乐,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倒把观后的反思当作乐趣,指点一下江山,无忧无虑地胡说一番,也颇有心得。只是由于打着嗝,语无伦次,说者无心,听者更不知其意。但与朋友们侃了许多,一些问题多少也有些眉目,唯一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