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5页)
寒,他在翻箱底发现有几张从内地来台湾带出来的年画,每张画的右
下角,都盖有戴连增监制的小墨纸,因为净是用细蒲草帘子裹着,不但
没有破皱,就连颜色都没变。
一张是“吉庆有余”,一个肥嘟嘟胖小子,头上扎着两个抓髻,脖子
上系着一件镶黑云头的大红兜肚,怀里抱着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
一张是合家三十晚上接财神包饺子的年景,孩子们穿着棉袄棉裤捂着
耳朵点放太平花二踢脚,男士们皮袍马褂,在院里天地桌前摆供上香
磕头。屋里炉火熊熊,妇女们老少咸集,有的坐在炕头上包饺子,有的
捧着一簸箕包好的饺子,正准备送到灶火前去下锅。另一位妇道正站
在灶台前用漏勺盛饺子往盘子里放。全家熙熙融融,正是北方一般家
庭除夕的年景。
另外一张是《七侠五义》说部中一段故事《黑妖狐夜探冲霄楼》,襄
阳王把白菊花晏飞盗来皇上的冠袍带履,放在布满各种机关的冲霄楼
上。黑妖狐智化夤夜登楼,不幸被楼上月牙铡刀把身子卡住,幸亏有
百宝囊挂在小腹之上垫住,皮肤虽未受伤,可是一时无法脱身。他的
徒弟小侠艾虎,借来义父欧阳春七宝刀,打算用宝刀削毁月牙铡刀搭
救师父脱险。王府的王官正拟登楼拿贼,艾虎的紧张,智化的焦急,都
跃然纸上。
我看了这三张年画除兴奋之外,恍然如对故人有无限亲切之感,
在台湾想看中国历代古画,所在多有,可是想看一张年画,确戛戛乎其
难了。我想这些年画如果给现在从事影剧电视朋友看到,那对服装道
具布景的设计,可能有很大的帮助。
近十多年来,台湾对古老的民间艺术,虽然发扬提倡不遗余力,近
几年剪纸艺术已有蓬勃的发展。可是当年流传最广,大宅小户都欢迎
的年画,反而很少人提及了,再过些年,什么是年画,恐怕都很少有人
知道了。
年画的发源地,在大津的杨柳青、胜芳一带,据说在康熙年间杨柳
青戴家是专门在庵观寺院画栋雕梁上,绘画楼台殿阁、翎毛人物、花鸟
虫鱼的画匠。他们绘画多半在檐槛错落、高阁凌空的地方仰颏悬肘工
作,比起展纸平铺作画,不知要难上多步倍。偏偏戴家能够匠心巧运,
绘画出来的不但色彩鲜明,而且栩栩如生,传到戴仲明、戴叔明兄弟,
因为寺院的油漆彩画工程时冷时热,所以平日没有工程承包时,就画
年画,来维持生计,他画年画分雕版、印刷、上色三个步骤。除了雕版
印刷,由他们兄弟二人,自行操作外,上色就由家人分任其劳了。
从仲明兄弟创作年画,大行其道后,杨柳青的年画作坊多到二十
多家,可谓盛极一时。传到戴连增,对于着色方面更是精益求新,年画
贴在墙上一年,仍旧色彩明艳,毫无褪变。从此戴连增成了店号,戴连
增也变成年画的代名词——买年画没有不知道戴连增的。
戴连增的年画,全盛时代行销远及山陕甘绥,可是一过黄河就没
有戴连增的年画卖,甚至于连年画这个名词也不大有人知道了。笔者
在苏浙皖湘鄂赣等地过年,就从来没看见过年画,有之只是英美南洋
几个大卷烟公司,请曼陀聿光几位名家画的美人风景画片而已。至于
戴连增的年画为什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