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5页)

来;当我问计于他之时,他也没说会也没说不知道,回答严谨。”

朱儁听了皇甫嵩的话大笑道:“义真啊,被董卓派来的人,能会简单吗?”

皇甫嵩也跟着大笑,对董卓的为人,皇甫嵩也是有所了解的。

朱儁语气一缓说道:“不过,看着贾荣刚才的言语,似乎对打败黄巾有信心,若真是如此,实乃我大汉之福啊。”

“只可惜朝廷不明,宦官当道,连卢中郎将也被押解回京问罪,唉。。”皇甫嵩喟然长叹道。

听了皇甫嵩的话,朱儁也是一个劲儿的叹气,卢植向来与二人交厚,发生这种事,他们的心里也不好受;虽然明知是宦官弄权,但也是圣意难违。

贾荣返回营地之后,立即带着姜羽、华雄来到城中的一处高地,身后跟着李力、李顺李虎三人;贾荣想在以后的战争中培育三人,自然要让三人多见识一些。

看着当初李家村的那些少年们,一个个的离自己而去,对于这些在一次次的战争之中存留下来的李家村少年,贾荣想将他们都一个个培养成为人才,即使有一天自己不在他们身边,他们一样能够独当一面。

求收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写作的最大动力!

第三十八章:火烧长社(下)【求红求收】

看着城外连绵起伏的黄巾营帐,将长社城包围的像个粽子似的,气势惊人,贾荣不禁长叹,为黄巾的命运哀悼了一下。

为了自己的功名,为了及早结束黄巾之乱,为了在远方等待自己的秀儿,自己要残忍一回了。

黄巾士兵的大败亡是由在长社的大败开始的,在长社包围汉军的黄巾大败之后,汉庭才得以分出兵力,将全国各地的黄巾反贼各个击破,从而令黄巾起义失败。

其实在来长社城的路上,贾荣就早有定谋,读过了三国,自己当然知道围攻长社的黄巾是怎样失败的,只是如今由自己亲自来实行了,却又心生不忍,毕竟这是十五万鲜活的生命。

第二日,傍晚时分,经过深思熟虑的贾荣独自一人来到中军大帐,与皇甫嵩、朱儁二人密谋着;营帐外的看守士兵只听见里面传来阵阵皇甫嵩、朱儁的叫好声。

历史是不可扭转的,即使自己不说,皇甫嵩也迟早会想出这个计谋的,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烧长社”。

贾荣昨天也将黄巾士卒的营帐搭建之法看在眼里,若是大火一起,没经过什么的训练的黄巾士卒必定大乱,四窜而逃,到那时就是汉军大胜之时。

皇甫嵩听完贾荣的计谋之后,大笑道:“志远之谋定能一举击败黄巾反贼,国家幸甚,社稷幸甚!”

朱儁也附和着说道:“此番破贼,志远当居首功,此番若能大破黄巾反贼,老夫一定如实禀告圣上,为志远请功。”

贾荣谦虚的说道:“卑职只是想了大概,多亏二位将军完善,若论功劳,也是二位将军居首功,卑职怎敢居功。”

皇甫嵩很欣赏贾荣面对夸奖不愠不喜的态度,不断的赞许着贾荣。

其实贾荣也在心里一个劲儿的跟皇甫嵩说对不起,因为自己这是提前让他的计谋面世,抢了他的功劳,自己就是占了个历史的便宜。

最后,三人定计,待时机成熟,火破黄巾反贼。

贾荣回到军中,没有向众将提及此事,而是让诸将士抓紧时间训练,为很快就要到来的战争做准备,众将士对贾荣的命令没有任何的意见,认真的执行了。

几日后,皇甫嵩派人传来消息,约定今天三更实施计划。

贾荣很早就让众将士休息,众将士虽然疑惑,但也一一照做了。

二更刚过,贾荣悄悄的叫醒华雄、刘备三人,而后将接下来要和黄巾交战的事情和他们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