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3/5页)
低。
对战列舰来说,这就意味着在恶劣海况下的作战能力大受影响,甚至会因为甲板上浪而导致无法作战。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即储备浮力过低。
“维托里奥维内托”级建成后,就主要在地中海活动,很少离开地中海主要原因就是不大适合在大西洋上作战。要知道,地中海常年风平浪静,而大西洋、特别是北大西洋上的气象环境恶劣得多。
有趣的是,意大利的设计师在解决干舷过低的问题时,采用了一个看似巧妙却后患严重的办法,即把尾部炮塔抬高,防止在二号甲板上,而不是像通常那样,布置在水平甲板上面。
暂且不说炮塔抬高,会导致炮座增重多少。把重达一千多吨的主炮炮塔增高几米,意味着战舰的重心更高也就降低了战舰的稳定xìng,使战舰在侧舷受损之后极易因为重心偏高而倾覆。
别忘了“维托里奥一维内托”级的储备浮力本来就不足。
这些设计上的缺陷,导致“维托里奥一维内托”级成为二战海战中的稀客甚至很少出港活动。
当然,意大利倾尽国力,也就只能建造这一级战列舰。
最初的时候,意大利海军雄心勃勃,打算建造四艘。可惜的是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耗光了意大利的国库,意大利海军在一九三四年只获得了两艘的拨款,另外两艘被意大利当局束之高阁。直到四年之后“维托里奥一维内托”级的后两艘,即“罗马”号与“帝国”号才动工建造。如果意大利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实力,四艘“维托里奥一维内托”级都能赶上二战中的关键战役。可惜的是,意大利没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实力前两艘在二战爆发后不久建成,而后两艘拖到二战后期才建成。
显然,意大利海军虚名在外,在二战中并没有太好的表现。
以海军实力为准意大利是最后一个算得上强国的国家了。
当然,如果以国家实力、特别是工业实力为准还有一个强国,即已经进入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红俄。
不可否认,红俄海军也有很大的野心。
在一九三零年之前,也就是红俄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其国家领导人斯大林就提出,要为红俄打造一支一流的海军,准备huā二十年时间,建造包括二十艘战列舰、二十艘战列巡洋舰、十艘舰队航母、四十艘重巡洋舰、一百二十艘轻巡洋舰、三百艘中型舰艇与五百艘潜艇的庞大舰队,确保在黑海、bō罗的海与太平洋方向上,都拥有超过最主要敌人的作战能力。
显然,斯大林说话肯定比办辜厉害得多。
更重要的是,红俄根本就没有这个实力。
虽然在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后,红俄的工业实力已经超过德意志第二帝国,名列全球第三,但是即便在一九四零年,还没有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也不可能在二十年之内打造出如此强大的舰队。
更何况,红俄并没有打造强大海军的现实需求。
要知道,红俄的主要威胁都来自陆地,而且有着足够广袤的国土、
足够丰富的资源、足够众多的人口,还有亟待开发的偏远地区。也就是说,红俄拥有发展壮大的一切条件,根本就不需要对外扩张。
别忘了,海军的主要价值,就是对外扩张。
事实上,直到大战结束,红sè海军都微不足道。
海军军备竞赛,加上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国际局势紧张,地区冲突与战争不断。
一九三三年,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之后不久,西班牙爆发内战。
最初几个月,没有哪个强国关注这场内战,也没有哪个强国愿意出兵干预。
要知道,当年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就是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