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3/4页)
寂光净土”、“一真法界”、“安养无为界”、“极乐世界”。“有欲观其徼”,处于二相极性认识的人,只知道道展现的表面表象,只追求眼前蝇头小利(前识者)。于是总被如梦如幻的“徼”(道之华)所迷惑(愚之始)。二相的极性认识导致坚固的极性观念,使人们无法脱出自织的茧缚,成为刚强难化的众生。这样的人,只有“有欲”的认识通道,因而也只能“识”“道之华”,不能知“道之本”,故与“根”、“静”、“常”、“明”的宇宙本体无缘。圣哲们鼓励“大丈夫”要回归逆返,战胜自我,转二相之“识”为一相之“智”。“大丈夫”依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大丈夫”要“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大丈夫”“处其实(‘无欲观其妙’,入‘根’、‘静’、‘命’、‘常’、‘明’之境),不居其华(不强化“有欲认识”通道,不安居于‘徼’,不认幻为实,不认假为真),故去彼(去六粗,去极性,去识心识念,不被‘徼’所迷,不被芸芸万象所惑)取此(取无上菩提,证究竟涅槃,归根复命,“同乎大顺”,契清净本然、常住妙明之境)”。
8、返朴归真
“知其雄,守其雌,……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复归于朴。”(《二十八章》)雄雌、白黑、荣辱等代表了极性世界的一切极性属性。吾人失道、失德后,进入了极性的世界状态,故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无不是极性观念,无不是极性的作为,真可谓处在极性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除了满脑子的极性对待观念,别无他有。因而只得在“反者道之动”的极性运动中周转循环,自觉不自觉地受极性规律的驱使,导致无穷无尽的生老病死的烦恼和痛苦。而这,都是由二相的极性分别带来的。
故此老子要人们“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婴儿”喻无分别的至诚之直心。直心是妙明真心的自然流露。婴儿无有极性的分别识念,无善恶美丑之情,无雄雌黑白之分,无荣辱安危之虑,无上下大小之别,无远近久暂之忧……。可见,吾人只要没有任何极性心识的干扰,自然如婴儿之憨直。俗言道:“小儿口中讨真言”。有爷爷问小孩:“想爷爷吗?”“想!”“想爷爷的什么?”“想爷爷的罐头。”这里没有虚伪诡诈,没有矫揉造作,婴儿直露心扉,可谓无知、无聪、无识,但这正是难能可贵的道德属性。所以,老子反复用婴儿之憨、之愚、之直、之昏、之朴、之敦来表示大道所具的状态和属性。如“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敦兮其若朴”,“我独昏昏”,“我独闷闷”,“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常使民无知无欲”,“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婴儿之愚,是纯朴善良的至善之心,至诚之态。因不具有识心分别的极性认识,才显得真诚可爱,天真无邪。这是大道所具有的无私、无欲、无为、自然之美!所以,老子要人们脱离“察察”机灵之识心、“昭昭”聪明之分别,“非以明民(不坚固百姓的极性观念,而是要淡化其分别识心,非强化‘有欲认识’而聪明),将以愚之(使之回归婴儿之纯朴,转识成智,不狡猾诡诈,成就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道德属性)”。
三、识与智
1、坏识之“愚”
现在的人不能理解大智慧老子“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慈悲之心,也不能理解老子的近虑远忧。你看,从广播、电视、广告、光盘、音响、图书等一系列现代化手段,极尽“明民”之能事,导致争贪夺抢之“明”,唯利是图之“明”,毫无公德之“明”。从鲜廉寡耻到无廉无耻,从不顾他人到极端自私自利,从投机取巧到损人利己,都是违背老子的教导而“明民”的结果。于是,世风日下,人心浇漓,社会动荡,世界不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