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5页)
…整个灾区,到处都是抢建板房、热气腾腾的工地,到处都是挥汗如雨、玩命加班的援建大军……我曾经到过位于都江堰市二环路旁的“幸福家园”,这是都江堰最早集中搭建帐篷的临时安置点之一,也是最早搭建活动板房的过渡安置小区之一。我看见,整齐划一的活动板房一幢幢一排排地矗立在废墟上,有条不紊,整洁有序。园区里不仅设立了社区管理办公室、警务室、医疗室,文化活动室,还有便民商场、集体食堂、家庭厨房、公共厕所和浴室;每个板房安置点都有防火、防水厨房、洗菜台、卫生间,为了保证洗澡间和厕所的私密性,还采用了米的防水隔断;有的还在屋里安了地砖或地板胶,在房前屋后种植了花草树木,在板房里接通了闭路电视天线和宽带网络。据统计,在成都所有的板房安置中,一共建成公共卫生间11585套,公用厨房14749套,安置点管理用房及银行网点、警务室等12659套,集中供水点2195个,垃圾收集点2911个,板房中小学284所,诊疗所123个,粮食和商品零售点100余个。本来过渡板房1平方米的建设成本,一般约为700元,但援建成都的各兄弟省市为了让板房更扎实、更舒适,有些造价竟超过了每套10000元!
2008年7月25日,成都灾区10万大军经过整整60天的苦苦奋战, 19.8576万套过渡板房稳稳当当地矗立在了满目疮痍的废墟上!2008年8月1日这天,全市上百万受灾群众除去投亲靠友的,自己搭建临时窝棚的,全部搬进了新居——临时过渡板房! 。。
1.抢建板房(5)
短短60天,就解决了上百万灾民的临时住宿问题,这在全世界地震灾后的重建史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成都市建委办公室里,我采访了副主任孙明。孙明高高的个头,健实的身材,在灾后重建中,同事们送给她一个荣誉称号:“累不倒的铁女人!”谈起当初板房建设,孙明依然感慨颇深。
孙明说,按正常进度,修这么多板房需要3个月时间,但当时必须要在60天就完成,所以除了增加人力、加班加点,没别无选择。为协调10万大军,成都市和各区(市)县都成立了协调小组。同时,全市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还选派了10多名联络人员驻扎在各个重灾区,每天收集情况,遇到难题及时汇报。比如运输问题,由于路途时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的山路上运输设备、建材,所以运输车一般都设正、副两位司机,一人负责驾驶,一人观察地势,看前方和身边是否有石块松动或者泥石流。为抢时间,有的建设单位提前10天就把天气预报资料拿到了手,24小时赶工期,最长工作时间达到了每天17个小时。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没雨拼命干;大货车进不来,就用小货车代替;汽车去不了的地方,就用人背、马驮。由于天热、活重、时间紧,有的马都累得跳崖了!
不仅马累得跳崖了,甚至有的人都累死了!走访中我了解到,为了抢建板房,尽快让灾民有一个临时的窝,无数的建设者不光是用自己的双手、汗水在抢建板房,甚至有的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抢建板房!
有个年轻的战士,名叫武文斌,1982年10月出生,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人。武文斌2002年12月入伍到济南军区,2005年7月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2007年7月回到部队所在师炮兵指挥连实习,2008年5月12日随部队紧急赶赴四川。本来,连队是安排武文斌留后的,可他主动请战,还是去了灾区。
去了灾区后,为把食品和饮用水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武文斌和战友们翻越三座大山,走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镇12个村7816户人家;为搜救失事直升机,他不畏山高路险,一直走在最前面探路,三次滚落下山,三次被树拦住;抢建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